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下设语音与言语科学、认知心理语言学、语言资源与智能技术3个子实验室,聚焦语言能力与语言服务研究、多模态语言资源建设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现开展2025年项目博士后招收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ㄒ唬┗咎跫?/font>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居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学风、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廉洁自律,无不良记录。
2.在国内或国外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提供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等),且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有语言学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良好的外语水平,能适应专业研究及国际交流的需要。
3.年龄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身体健康。
4.具有突出的科研潜力和工作业绩,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开拓创新,无科研失信情况。
5.申请人在站期间须脱产,全职(无劳动人事关系)在站从事研究工作。
6.已入选博新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及其他各类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人员不得申报。
7.申请人不能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
学科的流动站做博士后,也不得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的研究所做博士后;不得申请其博士导师继续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
?。ǘ┏晒?/font>
1.申请人需提交2篇博士研究生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独著、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博士生导师为第一作者)学术论文。论文发表期刊参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不包括扩展版及发表于核心集刊的论文??⒂诠馄诳难趼畚囊约把踝ㄖ瓤蒲谐晒?,需按照我院规定的有关程序进行认定。
2.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译著(独著)1部,可折抵核心期刊论文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校级及以上优秀的,可折抵核心期刊论文1篇;以独著或第一作者身份在AMI权威及以上等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可折抵核心期刊论文2篇。
3.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期刊、国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认定,一般可将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SCI、SSCI、A&HCI等收录的期刊论文视作核心期刊论文;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二区以及JCR一区期刊论文可视作AMI权威及以上等级期刊论文。
4.在SSCI、SCI、A&HCI、ESCI、EI等收录的刊物上发表的外文研究性论文(包括高水平的学术评论和书评,但不包括一般性的会议综述、动态报道、书讯等),且能提交可信证明材料的,由人事部门会同科研管理部门予以确认,如无疑义,可视为核心刊物论文;如有疑义,另请两位同行专家予以鉴定。我院对外文学术论文有专门规定的,按院相关规定执行。
申请人须同时符合基本条件和成果要求。冷门绝学可适当放宽成果要求。
二、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合作导师及招收方向
李爱军研究员,招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或人工智能、脑认知科学、语言习得、语音学、西夏学研究。
完权研究员,招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
三、招收名额及研究方向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或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项目博士后3人。要求熟悉Web系统开发,或者人工智能前言技术。
2. 脑认知科学项目博士后1人。
3. 心理语言学方向项目博士后1至2人。要求掌握行为、脑电、眼动实验技能,能够开展句法语义实验研究。
4. 西夏学研究方向项目博士后1人。要求有西夏文研究背景。具有西夏文数字化、智能化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5. 语料库语言学方向项目博士后1人。要求掌握语料库建设技能,能够依据语料库开展句法语义计量研究。
6. 语音方向项目博士后1人。具有方言学、实验语言学基础的优先考虑。
同期在站人数不超过4人。
四、资助标准
项目博士后资助标准,参照国家资助计划博士后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12万元。同时,实验室以每人每年6万元人民币的标准配套研究经费。资助期为两年。
五、进站考核程序
申请人应于2025年8月15日前提交申请材料,我所将成立专家评审组,采用面试、答辩等形式考核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己送ü?,进行体检、心理测评、政治考察等程序,并经所党委研究同意后,办理进站。
六、申报材料
1.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表》(注册登陆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uth/login.html填报,下载打印并本人签字);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博士后申请表》(本人签字,附件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博士后申请人基本信息表》(附件2);
4. 博士论文及已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页、正文等);外文成果需要提交检索证明;
5. 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如未获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请提交提供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等;
如上述材料均无法提供,可通过面试考核后,在办理进站手续时补交。如进站六个月内仍未能取得博士学历学位证书的,予以退站处理;
6. 博士学历学位认证书(均在“学信网”查询生成,国内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学信网”学籍查询信息);
7. 留学人员须提供能够认定留学人员身份和经历的证明材料;
8. 身份证复印件;
9. 专家推荐信两份(本人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和同领域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见附件3)。
10. 政治表现鉴定意见(由所在院系党组织出具,须包括申请人的政治表现、思想品德及工作学习表现)。
七、联系方式
请于2025年8月22日前将上述申请材料邮寄至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科研大楼6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邮编100732),并将电子版申请材料发送至邮箱bsh_yys@163.com;邮件标题:姓名+申请2025年语言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博士后。逾期不予受理。纸质报名材料不予退还。
联系人:董老师、赵老师
联系电话:010-85195384
附件:
附件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博士后申请表.doc
附件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资博士后申请人基本情况表表.xlsx